“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金秋十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一次次涤荡心灵的理论学习,贯通了理论武装的“最后一公里”;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奏响了舆论宣传“主旋律”;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让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不断“加码”……近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持续巩固壮大全市上下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11月2日下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深入学习领会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刻领悟习关于以学正风的重要要求、在主题教育中坚决防止和克服的重要指示,全力推动我市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市委书记陈忠伟在讲话时指出,习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推进文化传承发展、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展主题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高度政治自觉推动各项要求落地见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近年来,我市坚持学懂弄通做实,持续深化思想理论建设,推动的创新理论在宿迁大地落地生根,春风化雨,浸润人心。
理论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着力抓好理论学习,建立健全委(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学旁听制度和示范点评选制度,推动各级委(组)中心组学习提质增效。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充分发挥龙头示范作用,结合主题教育工作要求,学习39次,带动全市各级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8000余场次。
理论宣传宣讲广泛深入。立足宿迁实际,启动“向阳花”基层理论武装工程,深入实施六大专项行动,举办“向阳讲堂”,成立市级“向阳花”宣讲团,深入基层常态开展理论宣讲“七进”活动,有力推动基层理论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实施理论宣讲“十百千”工程,举办全市第三期“百姓名嘴”训练营,评选市级“理论名师”工作室10家,市县联动培育“百姓名嘴”100名,分层分类培训宣讲骨干1125名,进一步筑牢理论宣讲人才根基。创新打造全省首档学习贯彻新思想融合传播栏目《一路向前》,已连续举办三季赛事,累计吸引超300万人次参与答题。
理论研究阐释持续深化。围绕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的二十大精神等重大课题,深化研究阐释,举办学习贯彻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研讨会,组织市级媒体制作《学习日历》微视频,策划推出融媒体产品《学“习”笔记丨二十大精神在宿迁》,并获长三角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案例奖,制作展播《说事论理》理论阐释视频。制定出台《宿迁市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激励制度办法》,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投入力度,强化社科理论人才培养,积极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科人才队伍。
推出《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专栏,开展“牢记嘱托勇向前 奋力答好新长卷”全媒体新闻行动,组织“2023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聚焦中国酒都宿迁”外宣活动……一个个精心策划的专栏专题,一组组精准聚焦的系列报道,是宿迁聚力巩固壮大主流舆论,讲好宿迁故事、记录宿迁精彩、传播宿迁声音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更加彰显。
重大主题宣传形成强势。今年以来,我市推出“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走在前列”等专题专栏和“紧跟 奋进新征程”等系列报道,制作推出《学习进行时》等理论宣传融媒产品,深入宣传宿迁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和生动实践,有效增强全市上下发展信心,营造团结奋进的浓厚社会氛围。
媒体融合发展深入推进。“速新闻”“宿迁手机台”两大市级新媒体客户端注册用户数超过全市常住人口50%。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现三县两区全覆盖,客户端注册用户数均超本地常住人口30%,县融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估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城市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聚焦城市形象提升打造,持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用好“四位一体”新闻发布体系,年均召开新闻发布会百场以上。
近年来,我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更加显著。
文明创建质量持续提升。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更进一步,紧盯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群”目标,秉持“群众满意、人人参与”的建设理念,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和城市社区机关单位结对共建机制,健全“日督导、月通报、季测评、年奖惩”督导考核制度,深入推进“五大工程”和“十大专项行动”,努力让百姓在创建中得实惠、可感受、更满意。组织428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村(社区)结对共建,不断补齐基层建设短板。
文明培育不断深化。统筹谋划推进“好人之城”“志愿之城”“慈善之城”建设,出台《宿迁市道德典型关爱礼遇实施办法(试行)》《宿迁市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办法(试行)》文件,建成“英雄园”,按季发布“宿迁好人”和“宿迁市新时代好少年”,常态举办“感动宿迁”人物颁奖典礼。
文明实践走深走实。坚持全域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实现全覆盖,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同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探索形成阵地功能好、制度保障好、队伍建设好、活动开展好、成效评价好的“五好”标准,连续三年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市级示范所、站建设工程,累计评估命名市级示范所52个、示范站194个。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全面推动文化文艺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文艺精品创作精彩纷呈。坚持全市“一盘棋”,探索建立“区域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实施“宿迁出品”计划,年均创作推出百余部文艺作品。
文化惠民力度持续加大。深入实施乡村书场和小剧场建设行动计划,建成乡村书场143个、小剧场65个。坚持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精心打造“金鼎”文化活动品牌,年均开展文化艺术季、优秀舞台剧目展演、小剧场剧目巡演、乡村书场表演等文化惠民活动1200余场,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多元化文化惠民服务体系。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快推进。立足宿迁特色,高标准编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总体策划方案,形成“一带一核四组团”整体空间布局。成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宿迁分院,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底蕴,成功举办第二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六大类41个重点项目建设,皂河龙运城、新盛街文化街区等23个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运河文化标识更加鲜明。
历史写下光辉过往,时间掀开崭新一页。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以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为统揽,聚力推进思想理论建设高标准、意识形态管理高效能、主流舆论传播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高品质、文化改革发展高质量,奋力开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记者 李文静)Kaiyun 开云Kaiyun 开云